這是凌晨一點鐘的聖彼得堡(Са́нкт-Петербу́рг, Saint Petersburg)。
在夏至,北緯60度左右的這座城市一天只有20分鐘的黑夜,
人們給這時節取了個美麗的名字:White Nights。
白夜節期間,聖彼得堡到處舉辦著各種音樂會與表演,狂歡慶祝北國難得的夏日時光。
然而我跟朋友抵達聖彼得堡時,已經精疲力盡了……(網友:廢話,你們這趟火車搭了快一年才搭完)
正如在莫斯科所預料的,半夜兩點多乘火車硬座十二個小時,根本不可能休息到啊……
於是我跟朋友東倒西歪地下車,在美好的下午茶時刻沿著聖彼得堡最繁華的涅瓦大街(Не́вский проспе́кт, Nevsky Prospect)拉著行李拖行,
總算在大街旁找到名稱跟我們身心狀況形成強烈反差的Hostel Life,付完錢將自己丟到床上,
我們就這樣睡著了。再會,夏日時光。
醒來後,是傍晚17:30。
這才發現其實陽光並沒有跑掉多少,我們於是提起精神,決定好好探索周圍環境,在涅瓦大街上走走。
說來好笑,在台灣擬旅行計畫時,我本來預定來聖彼得堡要穿Arsenal燙Arshavin的球衣,
不只因為阿爾沙文是聖彼得堡人,而是我怕被KGB抓走(?),想說穿他們國民英雄的衣服他們就會對我手下留情,
如今我真的穿上了他的球衣在他的家鄉閒逛,但早已不擔心治安之類的問題,夏季的俄羅斯是如此明亮可愛。
聖彼得堡的物價也比莫斯科可愛多了,選擇卻一樣多元,我們晚餐吃到日本料理混搭披薩,
久違的米飯!上面還撒有白芝麻跟海苔!我們都要感動落淚了。
由於我在莫斯科洗壞了衣服,晚餐後我進去一家超低折扣的服飾店跟俄國女孩們一同血拚,
朋友則繼續在附近亂晃,目睹了一場集團婚禮,一堆新娘新郎在馬路上歡喜狂奔……
事後聽到我都傻眼了。聖彼得堡果然似乎是個跟莫斯科很不一樣的地方啊。
更有庶民感,更活力更歡樂,然而一樣是個美麗的城市。
隔天早上,我們跟中國留學生小董見面,
在北京接待我們的學姐以前在聖彼得堡留學過,於是她遙遙囑咐朋友小董好好照顧我們。
小董是個很好相處的人,而且早已地陪當成精了,對名聞遐邇的冬宮博物館(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Эрмитаж, Hermitage Museum)相當了解,
我們便跟隨小董的腳步,來到這間藏有無數藝術珍寶的女皇宮殿。
前往冬宮的路上,看到有人在辦馬拉松比賽。聖彼得堡人就這麼愛奔跑嗎?
旁邊就是聖彼得堡的命脈涅瓦河(Нева, Neva River)。
這位則是有名的彼得大帝,他曾喬裝成普通人到荷蘭學習造船技術,所以有了以下這尊雕像。
彼得大帝為了爭奪波羅的海控制權,在西元1703年的邊境海邊建了聖彼得堡這座城市,
不久,他甚至將首都從莫斯科遷到這裡,直到西元1918年蘇聯將首都遷回內陸莫斯科以躲避一戰為止。
由於地近歐洲,彼得大帝一家又深受留歐經驗影響,聖彼得堡呈現出更多歐式風格,與莫斯科的傳統沙俄風格有別,
於是,這兩個首都大城有瑜亮情結也不意外了。果然世界各地都有這種戰南北的情形啊~
冬宮入口,怎麼沒看到傳說中的貓咪親衛隊呢?
以下則是各種驚人的館內景觀收藏--
豪華的大廳,不金碧輝煌就不是俄羅斯了。
這地板看似平凡,但它可不是漆的,而是用不同種類的木頭拼合而成。
巨大便是美,俄羅斯的特色之一。
馬賽克拼成的圖畫,又是繁瑣作工。
這是純金打造的時鐘,時間到了孔雀會開屏唷!
大家在圍觀什麼呢?達文西的畫……
非常美麗的走廊。
盔甲也要由標本馬來展示,這才貴氣……
高更發現!
梵谷發現!
馬蒂斯發現!我有生之年竟然能看到這幅名畫的本尊啊啊啊(這位老兄你好幽默啊)!
好吧,手工彩繪鋼琴如今也顯得一般般了……
除了藝術品,冬宮裡也有考古藏品,如這個遠古的巨大車具(比例尺附帶)。
死亡面具……
懷念嗎?歷史課本裡最常出現的照片之一,希臘陶器。
不曉得是不是我照相技術太差,總覺得無法呈現出冬宮真正的華麗,
走出冬宮,實在有種「冬宮歸來不看宮」的感受。
不管莫斯科或聖彼得堡,各種美術博物館藏都太豐富了,逛完有如夢境走一遭,
但這也導致了後來我去波羅的海三小波蘭甚至德國,再也無法為博物館感到激動的後遺症……
這需要時間來治癒。我想我現在應該已經好了。
後來小董帶我們路過了卡桑大教堂(Казанский собор, Kazan Cathedral),
目標卻是市場,我們走過有塗鴉與稍亂的街道,來到聖彼得堡遊人少至的角落。
其中一間華人雜貨鋪的二樓,竟然兼營東北餃子館。理應也是新奇的口味,如今卻變得分外親切。
雖然我不是容易思鄉的人,不過來到聖彼得堡,米飯麵食一次補足,也有種放鬆欣慰的感覺呢。
更別提我們還在書店發現以下這些書了:
中文熱看來不是假的,不愧是聖彼得堡,永遠走在時代的前沿。